中华本草99查询网
输入中草药名称,例如 冬虫夏草 点查询即可

薏苡仁 中草药薏苡仁 中华本草薏苡仁

中草药:薏苡仁

【拼音名】YìYǐRén

【英文名】SEMENCOICIS

【别名】薏苡、苡米、薏仁米、沟子米

【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lacryma-jobiL.var.ma-yuen(Roman.)Stapf的干燥成熟种仁。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再晒干,除去外壳、黄褐色种皮及杂质,收集种仁。

【性状】本品呈宽卵形或长椭圆形,长4~8mm,宽3~6mm。表面乳白色,光滑,偶有残存的黄褐色种皮。一端钝圆,另端较宽而微凹,有1淡棕色点状种脐。背面圆凸,腹面有1条较宽而深的纵沟。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微甜。

【鉴别】本品粉末类白色。主为淀粉粒,单粒类圆形或多面形,直径2~20μm,脐点星状;复粒少见,一般由2~3分粒组成,加碘试液淀粉粒显棕红色。

【炮制】

薏苡仁:除去杂质。

麸炒薏苡仁:取净薏苡仁,照麸炒法(附录ⅡD)炒至微黄色。

【性味】甘、淡,凉。

【归经】归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疣。

【用法用量】9~30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备注】

(1)薏苡根功用与薏苡仁基本相同,清热,利尿并有驱虫作用,能治虫积腹痛。

(2)用于湿热内蕴之症,对小便短赤,可与滑石、通草等同用;对湿温病邪在气分,湿邪偏胜者,可与杏仁、蔻仁、竹叶、木通等同用。本品又具健脾之功,用以治脾虚水肿、脚气肿痛,配伍茯苓、白朮、木瓜、吴茱萸等同用。用于脾虚有湿的泄泻、带下,可与白朮、茯苓等配伍。用于湿滞皮肉筋脉引起的痹痛拘挛,常与桂枝、苍朮等配合应用。治肺痈胸痛、咯吐脓痰可与鲜芦根、冬瓜子、桃仁、鱼腥草等配伍;治肠痈,可与败酱草、附子等同用。

【摘录】《中国药典》

薏苡仁《*辞典》

【出处】《本经》

【拼音名】YìYǐRén

【别名】解蠡(《本经》),起实、赣米(《别录》),感米(《千金·食治》),薏珠子(《本草图经》),回回米、草珠儿、菩提子、赣珠(《救荒本草》),必提珠(《滇南本草》),芑实(《纲目》),薏米(《药品化义》),米仁(《本草崇原》),薏仁(《本草新编》),苡仁(《临证指南》),苡米(《本草求原》),草珠子(《植物名汇》),六谷米(《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珠珠米(《贵州民间方药集》),胶念珠(《福建民间草药》),尿塘珠、老鸦珠(《广西中兽医药植》),菩提珠(《江苏植药志》),药玉米、水玉米、沟子米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种仁。秋季果实成热后,割取全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外壳及黄褐色外皮,去净杂质,收集种仁,晒干。

【原形态】

薏苡(《本经》),又名:赣(《说文》),屋菼(《别录》),玉秫(《杨氏经验方》),草菩提(《草木便方》),薏黍、鬼珠箭、尿塘草、铁玉蜀黍、瞎眼子树、桂珠黍、便婆菊。

一年或多年生草本。须根较粗,直径可达3毫米。秆直立,高1~1.5米,约具10节。叶片线状披针形,长达30厘米,宽1.5~3厘米,边缘粗糙,中脉粗厚,于背面凸起;叶鞘光滑,上部者短于节间;叶舌质硬,长约1毫米。总状花序腋生成束;雌小穗位于花序之下部,外面包以骨质念珠状的总苞,总苞约与小穗等长;能育小穗第一颖下部膜质,上部厚纸质,先端钝;第二颖舟形,被包于第一颖中,先端厚纸质,渐尖;第二外稃短于第一外稃;内稃与外稃相似而较小,雄蕊3,退化;雌蕊具长花柱;不育小穗退化成长圆筒状的颖。雄小穗常2~3枚生于一节;无柄雄小穗第一颖扁平,两侧内折成脊而具不等宽之翼,先端钝,具多数脉;第二颖舟形,亦具多脉;外稃与内稃皆为薄膜质;雄蕊3;有柄雄小穗与无柄者相似,但较小或有更退化者。颖果外包坚硬的总苞,卵形或卵状球形。花期7~9月。果期9~10月。

本植物的根(薏苡根)、叶(薏苡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布】多生于屋旁、荒野、河边、溪涧或阴湿山谷中。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一般多为栽培品。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福建、河北、辽宁。

【性状】干燥的种仁,呈圆球形或椭圆球形,基部较宽而略平,顶端钝圆,长5~7毫米,宽约3~5毫米,表面白色或黄白色,光滑或有不明显纵纹,有时残留黄褐色外皮,侧面有1条深而宽的纵沟,沟底粗糙,褐色,基部凹入,其中有一棕色小点。质坚硬,破开后,内部白色,有粉性。气微,味甘淡。以粒大、饱满、色白、完整者为佳。

【化学成份】种仁含蛋白质16.2%,脂肪4.65%,碳水化物79.17%,少量维生素B1(330微克%)。种子含氨基酸(为亮氨酸、赖氨酸、精氨酸、酪氨酸等)、薏苡素、薏苡酯、三萜化合物。

【药理作用】

①薏苡仁油的作用

早年报道,用石油醚浸出的薏苡仁油对蛙的横纹肌及运动神经末梢,低浓度呈兴奋作用,高浓度呈麻痹作用。如注射于蛙的胸淋巴腔或腓肠肌内,能减少肌肉之挛缩,并缩短其疲劳曲线。用离体蛙的神经肌肉标本,证明其作用点不在神经干而在肌肉部分。进一步的研究指出,慧苡仁油或C数在10~18的饱和脂肪酸皆能阻止或降低横纹肌(非神经肌接头部位)之收缩作用,而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则无此作用。薏苡仁油(0.5克/公斤皮下注射于兔)及C数在12以上的脂肪酸皆可使血糖有所下降,此可用丙酮酸拮抗之,血清钙亦有所降低,C数较低的脂肪酸(如癸酸)对血糖、血钙皆无影响。薏苡仁油(主要为棕榈酸及其酯)对呼吸,小量兴奋,大量麻痹(中枢性);能使肺血管显著扩张。对离体蛙心及离体兔肠,低浓度呈兴奋作用,高浓度呈抑制作用;对家兔及豚鼠子宫一般呈兴奋作用,肾上腺素可反转其兴奋作用;它还有抗利尿作用;大量可使动物麻痹,呼吸停止。其致死量小鼠(皮下注射)为5~10毫克/克,兔(静脉注射)为1~1.5克/公斤。

②薏苡素的作用

对横纹肌有抑制作用。它能抑制蛙神经肌肉标本的电刺激所引起的收缩反应及大鼠膈肌的氧摄取和无氧糖酵解,并能抑制肌动球蛋白-三磷酸腺甙系统的反应,还有比较弱的中枢抑制作用,表现为对大鼠及小鼠均有镇静作用,并能与咖啡因相拮抗。在家兔的脑电图上,出现波幅增大,频率减少,显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性抑制现象等。在大鼠试验(尾部电刺激法)中,有镇痛作用,强度与氨基比林相似。它还有解热作用,对TTG(菌体的精制复合多糖类)性发热的解热作用较好,对二硝基酚引起之发热无甚作用。此外对多突触反射(猫腓神经-腓肠肌标本)有短暂的抑制作用。它不能降低士的宁或戊四氮的致死作用。对兔静脉注射可引起血压短暂下降,皮下注射可使血糖略有下降,对离体蟾蜍心脏及离体兔肠均呈抑制作用;对兔耳血管无明显影响。它的毒性很低,给小鼠口服0.5克/公斤一个月不引起异常改变。

有报告称薏苡仁对癌细胞有阻止成长及伤害作用。

【炮制】

炒蔗苡仁:取拣净的薏苡仁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即可。或用麸皮同炒亦可。(每慧苡仁100斤,用麸皮10斤)

《雷公炮炙论》:"凡使(薏苡仁)一两,以糯米二两同熬,令糯米熟,去糯米,取使。若更以盐汤煮过,别是一般修制,亦得。"

【性味】

甘淡,凉。

①《本经》:"味甘,微寒。"

②《别录》:"无毒。"

③《食疗本草》:"性平。"

④《本草正》:"味甘淡,气微凉。"

【归经】

入脾、肺、肾经。

①《纲目》:"阳明。"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肝、胃、大肠。"

③《本草新编》:"入脾、肾二经。"

【功能主治】

健脾,补肺,清热,利湿。治泄泻,湿痹,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水肿,脚气,肺痿,肺痈,肠痈,淋浊,白带。

①《本经》;"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

②《别录》:"除筋骨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

③《药性论》:"主肺痿肺气,吐脓血,咳嗽涕唾上气。煎服之破五溪毒肿。"

④《食疗本草》:"去干湿脚气。"

⑤《本草拾遗》:"温气,主消渴。""杀蛔虫。"

⑥《医学入门》:"主上气,心胸甲错。"

⑦《纲目》:"健脾益胃,补肺清热,去风胜湿。炊饭食,治冷气;煎饮,利小便热淋。"

⑧《国药的药理学》:"治胃中积水。"

⑨《中国药植图鉴,:"治肺水肿,湿性肋膜炎,排尿障碍,慢性胃肠病,慢性溃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O.3~1两;或人散剂。

【注意】

脾约便难及妊妇慎服。

①《本草经疏》:"凡病大便燥,小水短少,因寒转筋,脾虚无湿者忌之。妊娠禁用。"

②《本草通玄》:"下利虚而下陷者,非其宜也。"

【附方】

①治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麻黄(去节)半两(汤泡),甘草一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炒)。上锉麻豆大,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金匮要略》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②治风湿痹气,肢体痿痹,腰脊酸疼:薏苡仁一斤,真桑寄生、当归身、川续断、苍水(米泔水浸炒)各四两。分作十六剂,水煎服。(《广济方》)

③治久风湿痹,补正气,利肠胃,消水肿,除胸中邪气,治筋脉拘挛:薏苡仁为末,同粳米煮粥,日日食之。(《纲目》薏苡仁粥)

④去风湿,强筋骨,健脾胃:薏苡仁粉,同曲米酿酒,或袋盛煮酒饮之。(《纲目》薏苡仁酒)

⑤治水肿喘急:郁李仁二两。研,以水滤汁,煮薏苡仁饭,日二食之。(《独行方》)

⑥治肺痿唾脓血:薏苡仁十两。杵碎,以水三升,煎一升,入酒少许服之。(《梅师集验方》)

⑦治肺痈咳唾,心胸甲错者:以淳苦酒煮薏苡仁令浓,微温顿服之。肺若有血,当吐出愈。(《范汪方》)

⑧治肺痈咯血:薏苡仁三台。捣烂,水二大盏,入酒少许,分二服。(《济生方》)

⑨治肠痈,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败酱五分。上三味,杵为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减半,顿服,小便当下。(《金匮要略》薏苡附子败酱散)

⑩治肠痈:薏苡仁一升,牡丹皮、桃仁各三两,瓜瓣人二升。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再服。(《千金方》)

⑾治消渴饮水:薏苡仁煮粥饮,并煮粥食之。(《纲目》)

⑿治沙石热淋,痛不可忍:玉秫(子、叶、根皆可用),水煎热饮,夏月冷饮,以通为度。(《杨氏经验方》)

【各家论述】

①《本草衍义》:"薏苡仁,《本经》云,微寒,主筋急拘挛。拘挛有两等:《素问》注中,大筋受热,则缩而短,缩短故挛急不伸,此是因热而拘挛也,故可用薏苡仁;若《素问》言因寒即筋急者,不可更用此也。凡用之,须倍于他药。此物力势和缓,须倍加用即见效。盖受寒即能使人筋急,受热故使人筋挛,若但热而不曾受寒,亦能使人筋缓,受湿则又引长无力。"

②《纲目》:"薏苡仁阳明药也,能健脾、益胃,虚则补其母,故肺痿肺痈用之。筋骨之病,以治阳明为本,故拘挛筋急,风痹者用之。土能胜水除湿,故泄痢水肿用之。按古方小续命汤注云:中风筋急拘挛,语迟,脉弦者,加薏苡仁,亦扶脾抑肝之义。又《后汉书》云,马援在交趾,尝饵薏苡实,云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也。又张师正《倦游录》云,辛稼轩忽患疝疾,重坠,大如杯,一道人教以薏珠用东壁黄上炒过,水煮为膏服,数服即消。程沙随病此,稼轩授之,亦效。《本草》薏苡乃上品养心药,故有此功。"

③《本单经疏》:"薏苡仁,性燥能除湿,味甘能入脾补脾,兼淡能渗泄,故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及风湿痹,除筋骨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总之,湿邪去则脾胃安,脾胃安则中焦治,中焦治则能荣养乎四肢,而通利乎血脉也。甘以益脾,燥以除湿,脾实则肿消,脾强则能食,如是,则已上诸疾不求其愈而自愈矣。"

④《本草正》:"薏苡,味甘淡,气微凉,性微降而渗,故能去湿利水,以其去湿,故能利关节,除脚气,治痿弱拘挛湿痹,消水肿疼痛,利小便热淋,亦杀蛔虫。以其微降,故亦治咳嗽唾脓,利隔开胃,以其性凉,故能清热,止烦渴、上气。但其功力甚缓,用为佐使宜倍。"

⑤《药品化义》:"薏米,味甘气和,清中浊品,能健脾阴,大益肠胃。主治睥虚泄泻,致成水肿,风湿筋缓,致成手足无力,不能屈伸。盖因湿胜则七败,土胜则气复,肿自消而力自生。取其入肺,滋养化源,用治上焦消渴,肺痈肠痈。又取其味厚沉下,培植下部,用治脚气肿痛,肠红崩漏。若咳血久而食少者,假以气和力缓,倍用无不效。"

⑥《本草述》:"薏苡仁,除湿而不如二术助燥,清热而不如芩、连辈损阴,益气而不如参、术辈犹滋湿热,诚为益中气要药。然其味淡,其力缓,如不合群以济,厚集以投,冀其奏的然之效也能乎哉?"

⑦《本草新编》:"薏仁最善利水,不至损耗真阴之气,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视病之轻重,准用药之多寡,则阴阳不伤,而湿病易去。故凡遇水湿之症,用薏仁一、二两为君,而佐之健脾去湿之味,未有不速于奏效者也,倘薄其气味之平和而轻用之,无益也。"

⑧《本经疏证》:"论者谓益气、除湿、和中、健脾,薏苡与术略似,而不知有毫厘之差,千里之谬也。盖以云乎气,则水温而薏苡微寒。以云乎味,则术甘辛而薏苡甘淡。且术气味俱厚,薏苡气味俱薄,为迥不相侔也。此其义盖见于《金匮要略·痉湿暍篇》,曰湿家身烦疼,当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勿以火攻之。曰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此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夫身烦疼者,湿而兼寒;一身尽疼者,湿而兼风。寒从阴化,风从阳化。故身烦疼者,属太阳;发热日哺所剧者,属阳明。属太阳者宜发汗,属阳明者宜清热,发汗所以泄阳邪,清热所以折阳邪,质之以用术用栓者为发汗,薏苡则为清热矣。虽然,薏苡既治风湿,又主筋急拘挛,不能屈伸,彼风湿相搏,骨节疼烦,不得屈伸,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独不用薏苡何耶?夫适固言之矣,薏苡是治久风湿痹,非治暴风湿痹者也。然则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证,非暴病耶?玩汗出当风,久伤取冷之因,决知其似暴病,实非暴病也。发热日晡所剧。风与湿势将化热,故以薏苡合麻黄杏仁甘草,迎其机而夺之,彼风湿相搏者,上既冠以伤寒八、九日,已可知其非久病,下出所治之方,或有取乎附子生姜,或有取乎附子桂枝,且俱用术,其不能杂入薏苡决矣。术与薏苡非相反相恶也,既用此即不用彼者,无他,术性急,薏苡性缓,合而用之,恐其应速,则嫌于缓,应迟,又伤于躁也。"

【临床应用】治疗扁平疣:取新收之苡仁米2两,与大米混合煮饭或粥吃,每日1次,连续服用,以痊愈为止。治疗23例,经服药7~16天,11例痊愈,6例效果不明,6例无效。病人在服药后至皮疹消失前,多数有治疗反应:损害病灶增大变红,炎症增剧;继续坚持服药数日后,则损害病灶渐趋干燥脱屑,以至消退。

【备注】变种植物川谷同供药用。

【摘录】《*辞典》

薏苡仁《中华本草》

【出处】

出自《神农本草经》。

1.《雷公炮炙论》:凡使薏苡仁勿用YU米,颗大无味,其YU米时人呼为粳YU是也。

2.《别录》:薏苡生真定平泽及田野。八月采实,采根无时。

3.《纲目》:薏苡,有二种:一种粘牙者,尖而壳薄,即薏苡也,其米白色,如糯米,可作粥饭及磨面食,亦可用米酿酒;一种圆而壳厚坚硬者,即菩提子也,其米少,即粳YU也。其根并白色,大如匙柄,ZHA结而味甘也。

【拼音名】YìYǐRén

【英文名】CoixSeed,SeedofJobstears

【别名】解蠡、起英、赣米、感米、薏珠子、回回米、草珠儿、赣珠、薏米、米仁、薏仁、苡仁、玉秣、六谷米、珠珠米、药玉米、水玉米、沟子米、裕米、益米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种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ixlacryma-jobiL.var.ma-yuen(Roman)stapf,[C.ma-yuenRomanet;C.lacryma-jobiL.var.frumentaceaMakino].

采收和储藏:工9-10月茎叶枯黄,果实呈褐色,大部成熟(约85%成熟)时,割下植株,集中立放3-4d后脱粒,筛去茎叶杂物,晒干或烤干,用脱壳机械脱去总苞和种皮,即得

【原形态】薏苡一年或多年生草本,高1-1.5m。须根较粗,直径可达3mm。秆直立,约具10节。叶片线状披针形,长可达30cm,宽1.5-3cm,边缘粗糙,中脉粗厚,于背面凸起;叶鞘光滑,上部者短于节间;叶舌质硬,长约1mm。总状花序腋生成束;雌小穗位于花序之下部,处面包以骨质念珠状的总苞,总苞约与小穗等长;能育小穗第1颖下部膜质,上部厚纸质,先端钝,第2颖舟形,被包于第1颖中;第2外稃短于第1外稃,内稃与外稃相似面较小;雄蕊3,退化,雌蕊具长花柱;不育小穗,退化成筒状的颖,雄小穗常2-3枚生于第1节,无柄小穗第1颖扁平,两侧内折成脊而具不等宽之翼,第2颖舟形,内稃与外稃皆为薄膜质;雄蕊3;有柄小穗与无柄小穗相似,但较不或有更退化者。颖果外包坚硬的总苞,卵形或卵状球形,。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屋旁、荒野、河边、溪涧或阴湿山谷中。

资源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一般为栽培品

【栽培】

栽培要点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怕干旱、耐肥。各类土壤均可种植,对盐碱地、沼泽地的盐害和潮湿的耐受性较强,但以向阳、肥沃的壤士或粘壤上栽培为宜。忌连作,也不宜与禾本科作物轮作。近年来在潮湿的水稻上上栽培,特别在抽穗扬花期给以浅水层,可显着增产。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为预防黑穗病,播前将种子用60℃温水浸种10-20min,捞出种子包好置于5%生石灰水中浸1-2d注意不要损坏水面上的薄膜。取出以清水漂洗后播种,或用1:1:100的波尔多液浸种24-72h,于3月至4月,穴播,按行株距27-30cm见方,穴深5-7cm,每穴播种子5-6颗,覆土2-3cm,镇压。每1hm2需种75-90kg。

田间管理幼苗有3-4片真叶时间苗,每穴留苗4-5株。中耕除草一般3次。薏苡是需肥量较大,耐肥性较强的作物,生长前期看重施氮肥提苗,后期应多施磷肥、钾肥,促进壮秆孕穗,田间水分管理以湿、干、水、湿、干相间的原则,即采用湿润育苗,干旱拔节,有水孕穗,湿润灌浆,干田收获。薏苡是异株花粉授精,辅助授粉是在盛花期以绳索等工具振动植株(上午10-12时),使花粉飞扬,可提高结实率。

病虫害防治病害有黑穗病,注意选种和种子处理,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烧毁。还有叶枯病等为害。虫害有玉米螟、粘虫为害

【性状】性状鉴别种仁宽卵形或长椭圆形,长4-8mm,宽3-6mm。表面乳白色,光滑,偶有残存的黄褐色种皮。一端钝圆,另端较宽而微凹,有1淡棕色点状种脐。背面圆凸,腹面有1条罗宽而深的纵沟。质坚实,断面白色粉质。气微,味微甜。以粒大充实、色白、无皮碎者为佳。显微鉴别粉末特征:类白色。主体为淀粉粒,单粒类圆形或多面形,直径2-20μm,脐点星状、三叉状、人字形或裂缝状,复粒少见,由2-3分粒组成。

【化学成份】种种仁含薏苡仁酯(coixenolide),粗蛋白13%-14%,脂类2%-8%。脂类中三酰甘油61%-64%,二酰甘油6%-7%,一酰甘油4%,甾醇酯9%,游离脂肪酸17%-18%。在三酰甘油中亚油酸(linoleicacid)含量可达25%-28%,在游离脂肪酸中亚油酸含量为27%-28%,游离脂肪酸还有棕榈酸(palmiticacid),硬脂酸(stearicacid),顺-8-十八碳烯酸(cis-8-oc-tadecenoicacid)即油酸等。一酰甘油中有具搞肿瘤作用的α-单油酸甘油酯(α-monoolein),甾醇酯中有具促排卵作用的顺-、反-阿魏酰豆甾醇(cis-、trans-feruloylstigmasterol)和顺-、反-阿魏酰菜油甾醇(cis-、trans-feruloylcampesterol)等。种仁还含抗补体作用的葡聚糖和酸性多糖CA-1、CA-2及降血糖作用的薏苡多糖(coixan)A、B、C。种子挥发油含69种成分,其中主要的有已醛(hexanal),已酸(hexanoicacid),2-乙基-3-羟基丁酸已酯(2-ethyl-3-hydroxy-hexylbutrate),γ-壬内酯(γ-nonalactone),壬酸(nonanoicacid),辛酸(octanoicaid),棕榈酸乙酯(ethylpalmitate),亚油酸甲酯(methyllinoleate),香草醛(vanillin)及亚油酸乙酯(ethyllinoleate)等。

【药理作用】

1.抗肿瘤作用:1.1.荷瘤小鼠腹腔注射薏苡仁的乙醇提取物,能抑制艾氏腹水癌(ECA)细胞的增殖,显着延长动物的生存时间。从该提取物进一步分离的2个组分,其一可引起癌细胞的原生质变性,另一组分能使细胞核的分裂相停止于中相。

1.2.薏苡仁的丙酮提取物,小鼠腹腔注射也能抑制ECA的生长,此种抗肿瘤活性可转移到石油醚可溶的酸性部分中,若将其皮下注射,可使腹水变透明,肿瘤细胞几乎消失,但这一部分的毒性也相应较高。薏苡仁丙酮提取物还对子宫颈癌14(U14)及腹水型肝癌(HCA)实体瘤有明显抑制作用。

1.3.临床应用薏苡仁配伍的煎剂,能观察到对晚期癌症患者有延长生命的效果,并发现给癌症患者腹腔注射薏苡仁丙酮提取物后,经腹水检查,癌细胞的原生质发生显着变性。还发现薏苡仁50%乙醇提取物可促进培养的扁平上皮癌细胞的角化。

2.免疫作用:2.1.从薏苡仁热水提取物分得的中性多糖葡聚糖混合物及酸性多糖Ⅱa-1,2,3,Ⅱb部分均显示抗补体活性。

2.2.中性多糖葡聚糖混合物是高度异质性的,用HPLC可分得7个葡聚糖,它们是在主链0-6位含葡糖基侧链的1→4连接的a-D-葡聚糖,每个经纯化的葡聚糖在碘反应中有不同的最大吸收(530nm或>550nm),>500nm-葡聚糖比530nm-葡聚糖更为有效,认为有相当的抗补体活性。

2.3.酸性多糖Ⅱa-1,2,3,Ⅱb进一步分离纯化而得抗补体多糖CA-1和CA-2,分子中含8-11%蛋白质,分子量分别为160000和70000。在低剂量时,CA-2比CA-1显示更强的抗补体活性。

3.降血糖、血钙、血压作用:兔皮下注射薏苡仁的乙醚提取物(薏苡仁油),可使血糖值和血钙值降低。薏苡仁的水提取物,小鼠腹腔注射,可显着降低血糖浓度,从中分得三个有效成分,即薏苡聚糖A、B、C。这些成分可引起正常小鼠和阿脲(Alloxan)诱导的高血糖小鼠的低血糖作用。薏苡素静脉注射可引起兔血压暂时下降。

4.抑制胰蛋白酶作用:从软壳的薏苡种子麸皮中发现一种热稳定的胰蛋白酶抑制剂。为一种简单蛋白质,分子量约12000,含有许多半胱氨酸或胱氨酸残基。它对牛胰蛋白酶的分子比为1:2,表明是双头的(doubleheaded),其活性在pH3-11和高温100℃的某些情况下是稳定的,但抑制活性的热稳定性程度主要地依赖于溶剂的种类。

5.诱发排卵作用:顽固性无排卵症患者服用薏苡仁为主药的方剂后,可显着改善下丘脑的机能。薏苡仁的提取物也诱发金仓鼠排卵,其促排卵的活性物质是阿魏酰豆甾醇和阿魏酰菜子甾醇。9:1反式阿魏酰豆甾醇和反式阿魏酰菜子甾醇(1)在200ug/天剂量时显示诱发金仓鼠排卵作用。

【炮制】炒薏苡仁:取拣净的薏苡仁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即可。或用麸皮同炒亦可。(每薏苡仁100斤,用麸皮10斤);《雷公炮炙论》:凡使薏苡仁一两,以糯米,取使。若更以盐汤煮过,别是一般修制,亦得。

【性味】甘;淡;微寒

【归经】脾;肺;肾经

【功能主治】利湿健脾;舒筋除痹;清热排脓。主水肿;脚气;小便淋沥;湿温病;泄泻带下;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肺痈;肠痈;扁平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或入丸、散,浸酒,煮粥,作羹。

【注意】本品力缓,宜多服久服。脾虚无湿,大便燥结及孕妇慎服。

【各家论述】

1.《本草正》:薏苡,味甘淡,气微凉,性微降而渗,故能去湿利水,以其志湿,故能利关节,除脚气,治痿弱拘挛湿痹,消水肿疼痛,利小便热淋,亦杀蛔虫。以其微降,故亦治咳嗽唾脓,利膈开胃。以其性凉,故能清热,止烦渴、上气。但其功力甚缓,用为佐使宜倍。

2.《药品化义》:薏米,味甘气和,清中浊品,能健脾阴,大益肠胃。主治脾虚泻,致成水肿,风湿盘缓,致成手足无力,不能屈伸。盖因湿胜则土败,土胜则气复,肿自消而力自生。取其入肺,滋养化源,用治上焦消渴,肺痈肠痈。又取其味厚沉下,培植部,用治脚气肿痛,肠红崩漏。若咳血久而食少者,假以气和力缓,倍用无不效。

3.《本草述》:薏苡仁,除湿而不如二术助燥,清热而不如芩、连辈损阴,益气而不如参、术辈犹滋湿热,诚为益中气要药。然其味淡,其力缓,如不合群以济,厚集以投,冀其奏的然之效也能乎哉?4.《本草新编》:薏仁最善利水,不至损耗真阴之气,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视病之轻重,准用药之多寡,则阴阳不伤,而湿病易去。故凡遇水湿之症,用薏仁一、二两为君,而佐之健脾去湿之味,未有不速于奏效者也,倘薄其气味之平和而轻用之,无益也。

5.《本经疏证》:论者谓益气、除湿、和中,健脾,薏苡与术略似,而不知毫厘之差,千里之谬也。盖以云乎气,则术温而薏苡微寒,以云乎味,则术甘辛而薏苡甘淡。且术气味俱厚,薏苡气味俱薄,为迥不相侔也。此其义盖见于《金匮要略·痉湿蝎篇》,曰湿家身烦疼,当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家,慎勿以火攻之。曰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此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夫身烦疼者,湿而兼寒;一身尽疼者,湿而兼风。寒从阴化,风从阳化。故身烦疼者,属太阳;发热日晡所剧者,属阳明。属太阳者宜发汗,属阳明者宜清热,发汗所以泄阳邪,清热所以折阳邪,质之以用术用桂者为发汗,薏苡则为清热矣。虽然,薏苡既治风湿,又主筋急铁拘挛,不能屈伸,彼风湿相搏,骨节疼烦,不得屈伸,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独不用薏苡何耶?

【摘录】《中华本草》

中华本草为您提供薏苡仁,中药,中华本草,中草药,【拼音名】YìYǐRén【英文名】SEMENCOICIS【别名】薏苡、苡米、薏仁米、沟子米【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lacryma-jobiL.var...
如果觉得 中华本草 不错,请分享给大家!
99查询网 全部工具
日常生活: 手机号码归属地 电话号码归属地 身份证号码验证 人民币存款利率表 下载地址转换 北京时间 大学查询 汽车车标大全 快递查询 世界各国地区查询 升降旗时间 2022年放假安排 货币汇率查询 天气预报查询 常用电话号码 河南网通算号器 电费计算器 日期差计算 网速测试 邮编查询 国内长途电话区号 家常菜谱大全 数字大写转换 今日油价 个税计算器 国际天气预报 莆田系医院 亲属关系计算 台湾邮编查询 (共32个) 占卜求签: 姓名缘分测试 指纹运势查询 生男生女预测 预测吉凶 称骨算命 黄大仙灵签 六十四卦金钱课 观音灵签 诸葛神算 妈祖天后灵签 关帝灵签 吕祖灵签 车公灵签 王公祖仔灵签 月老灵签 文王神卦 灵棋经 二十八星宿算命 佛祖灵签 月老姻缘签 周公灵签 财神爷灵签 (共22个) 民俗文化: 老黄历 十二生肖属相查询 万年历 周公解梦大全 歇后语大全 百家姓 民间谚语 二十四节气表 历史朝代表 生日密码 名人名言名句大全 古兰经 基督教圣经 三字经 地母经 佛教辞典 (共17个) 交通出行: 全国各地车牌号查询 车辆违章查询 世界时差查询 机场三字码查询 实时交通路况 地铁线路图 北京车牌限行查询 列车时刻表 火车票代售点 中国电子地图 交通标志 (共11个) 学习应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诗词大全 汉字部首查询 笔画数查询 汉字拼音查询 在线组词 近义词大全 反义词大全 英文缩写大全 在线输入法 科学计算器 圆周率 汉字简体繁体转换 在线编码解码 摩尔斯电码 存储换算器 时间换算器 英文名 在线翻译 长度换算器 温度换算器 重量换算器 体积换算器 功率换算器 面积换算器 压力换算器 热量换算器 五笔字根表 区位码查询 郑码编码查询 仓颉编码查询 中文电码查询 四角号码查询 (共35个) 休闲娱乐: 数字吉凶预测 脑筋急转弯 中华谜语大全 竖排古文 火星文转换 人品计算器 外星体重 外星年龄 在线弹钢琴 愚人节 在线拆字 笑话大全 绕口令大全 (共15个) 站长工具: IP地址查询 密码强度检测 时间戳转换 ASCII码对照表 HTML/JS互转 BASE64加密解密 MD5加密解密 进程查询 网站速度测试 域名证书生成器 二维码生成器 颜色代码表 HTML特殊符号 CSS在线解压缩 JS在线解压缩 在线调试HTML代码 密码生成器 (共19个) 身体健康: 女性安全期自测 预产期自测 体质指数 食物营养成分 偏方大全 中草药名方大全 中草药大全 中草药民间验方 酒方大全 粥谱大全 中华本草 中医名词辞典 生星座宝宝 身高计算器 血型与性格 (共15个)